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福建代表精神饱满地步入人民大会堂。 本报记者 肖春道 摄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天安门广场上,长风激荡,红旗猎猎。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隆重开幕。肩负职责使命,承载人民心声,满怀信心希望,出席大会的福建全国人大代表意气风发地走进人民大会堂。他们将与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近3000名人大代表在畅所欲言中凝聚共识,在集思广益中明确方向,共同绘就新时代宏伟蓝图。
代表们说,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办成了一系列大事要事,战胜了一系列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绩来之不易,更激励我们不断奋进。
黄爱民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实事求是、充满正能量的好报告。去年,我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令人振奋。报告直面民意关切,提出今年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作为人大代表,更应多思考、多探索,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努力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守护百姓健康积极建言献策。”她说。
冯鸿昌代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突出、举措清晰、思路翔实。去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担当使命,履职尽责,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同时,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面对报告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代表们信心满满。
柳红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作了明确部署。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我们坚信,中国的发展必将行稳致远。
洪杰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强调,要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惠企政策有更多利好,针对性更强。对于今年加强科技赋能,壮大民营经济实力,我们充满了信心。
陆銮眉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出的教育利好感到由衷的振奋和鼓舞。她说,报告中提出要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这必将大大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有效地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
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相约春天的盛会,代表们表示,要心怀“国之大者”,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让高水平开放更有“温度”
□包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回顾过去一年,“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比例达80.4%,“一趟不用跑”比例达90.3%,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增长31.8%,“自贸试验区新推出25项全国首创举措”……亮眼的成绩,彰显我省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的决心与魄力。事实证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重塑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新优势,才能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深化改革开放,争创发展新优势,要求我们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加速引进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要素,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优化营商环境,让高水平开放更有“温度”。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资金、项目就往哪流动。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等等,“一个都不能少”。这需要我们在深化“放”上下功夫,在“管”上促公平,在做优“服”上提效率,通过下放权限、降低门槛、放宽准入,让各类市场主体在更充分的竞争中释放活力,赢得先机。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只要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需求,就要精准对接、搭好平台、优化服务,以良好环境换取效率效能效益。
让高水平开放更有“温度”,还要以提升优势为支撑,立足省情,发挥多区叠加优势,充分发挥福建“侨”的优势,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全链条服务质量,拓展福建高质量发展新空间。